登山行程記錄 - 高山百岳

返 回 討 論 總 列 表 】【 回上一頁 我要回應此討論
主題: Y聖、的晴空
共有1筆回應         頁:1/1
發佈人:鍾添理
發表時間:2009-11-19 19:43:47
文章編號:11_2096
1
Y聖、的晴空
主辦單位:桃園縣長青登山協會
日期:98.11.8-98.11至.13共5天
領隊:鍾添理。嚮導:吳進爍、賴武郎。
記錄:鍾添理。
隊員:梁傳枝、謝榮鳳、范寶連、劉丞豪、鄭俊安、王永康、詹德泉、林淵正、朱榮裕、陳照世、共13員。
攀登山岳:桃山3325M 喀拉葉山3133M 池有山3303M 品田山3524M 大霸尖山3492M 小霸尖山3416M伊擇山3297M加利山3112M雪山北峰3703M雪山東峰3201M共10座。
本行程原先是、范姜群龍會長的行程機會讓給了我、還大力協助、他還在武陵農場等待5天這樣的盛情一般人還真難辦到、真是難為會長了謝啦。
8.日第一天、桃山登山口-桃山-桃山山屋-桃山-詩崙山-喀拉葉山-桃山山屋、宿。
9.日第二天、桃山山屋-池有山-新達山屋-品田山-新達山屋-霸南山屋舊址營地、宿。
10.日第三天、霸南山屋舊址營地-大霸群峰往返-霸南山屋舊址營地、宿。
11.日第四天、霸南山屋舊址營地-巴紗拉雲山屋-巴紗拉雲山-布秀蘭山-素密達山-雪山北峰-雪北山屋、宿。
12.日第五天、雪北山屋-凱蘭特崑山-369山莊-雪山東峰-七卡山莊-雪山登山口。
前一天15時會館出發、經宜蘭、武陵山莊、宿。
第一天8日晴天
5:50出發。
6:10整裝(脫外衣)。
7:10陡坡間小休是必要的。
8:20達有座椅憩息處、理當響應。
9:35陡坡間確實是難得憩息點。(3.2k多)
11:00以可見得到桃山頂峰了、還是乖乖的亭住靠山壁小休。
11:30登上桃山。
12:00桃山山屋、用餐後10員、攻喀拉業山、13時起步。
17:30回到桃山山屋。
沉重的背包上肩踏出步伐、每位夥伴的內心調整到如何(???)、外表看起來是喜悅的、約1500m爬升高度還真是讓人疑慮、其實不然因每一步都實質的上升、(7:10)前有一隊6員陡坡超越我們、夥伴分分讓路而讚美他們真是健腳太利害啦、個人不以為然也表達簡單理念、不出所料(8:20)一同憩息然後我隊只好先行了、陡坡我們確實以龜步理念行進、沿途有不少山友下山、、有很多樂意告知桃山的存水、真是感謝(只餘離山屋50公尺的2大桶)、(11:00)有老外單攻隊10幾位男女組合還不少位穿短褲(不以致評)登頂桃山、晴空萬里、視線延伸周遭名峰山巒真是讓人爽快到舒適而滿足、世紀奇峰大霸約7公里的距離感覺大得讓人想往、深深體會能登山的人真是太幸福了、(12:00)達桃山山屋用餐有夠準時、填飽五臟廟後10員、攻喀拉業山、(13時起步)午後高山霧起飄渺山巒矇矓帶足寒氣的美、讓人腳步不得不加速17:30回到桃山山屋、有夥伴真的操到了、領隊響導的疑慮與往後行程也再次評估、只好走著瞧。
第二天9日晴天
6:00桃山山屋出發。
6:20整裝(脫外衣)。
7:20小休
7:55達池有登山口。
8:15登頂池有山。。
8:25回池有登山口。
9:25新達山屋、7員攻品田山。
11:30 7員攻品田山回新達山屋。
12:07往.霸南山屋出發。
12:10三叉路取左往霸南山屋。
12:55塔克金溪水源清澈好可惜用不上。
13:30塔克金2溪會合源頭,水源充沛且水質極佳。
15:25巴紗拉雲山屋屋頂毀損、不宜住宿。
16:30.霸南山屋:山屋狀況尚可,屋頂毀損一部分沒有門。
踏出桃山山屋感覺涼意甚濃非得快速行進不可、沿途兩旁劍竹修剪過(不知有關單位、或是義工的義行、理應表揚才是),路跡明顯好走又在適中氣候登山個人是不覺得累、反而把汗水逼出來精神會更佳、登頂池有山、世紀奇峰大霸又拉近約到5公里的距離感覺更大、達新達山屋、7員攻品田山、餘員中一位要求下徹理應由我陪徹、而熬不過(賴武郎)嚮導、後由賴 嚮導陪徹成全大局(特此感謝(賴武郎)嚮導)、(12:55塔克金溪)前劍竹裡一隻如山羌的動物逃竄、是本行程守列也是截後、連夜晚都無動物蹤跡、怪怪真是只有天知道誰在守獵、有2處通過塔克金溪、可惜都用不上、巴紗拉雲山屋屋頂毀損、不宜住宿(巴紗拉雲山屋0k起至3.2k新達山屋的三叉路)、霸南山屋:山屋狀況尚可,屋頂毀損一部分沒有門、距離世紀奇峰大霸約1k目標更雄偉、讓登臨欲望更強烈。
第三天10日雨天 。
4:55霸南山屋出發。
5:25溪溝橫切處
5:40霸蹟前陵線。
6:00霸蹟攀爬處
6:45登頂小霸尖山。
8:00中霸山屋。
8:45登頂伊擇山
9:55登頂利山加
11:55回中霸山屋用餐。
12:30中霸山屋回、霸南山屋
14:00 回到霸南山屋
霸南山屋單攻全員摸黑出發、(不到100公尺左下有活水)頭燈雖亮、照明還是受限、前人綁的路條也成了最佳指引方向(的確是一盞明燈)、若亂石區段與乾溪溝段全無路條肯定更費時、說來慚愧本人與(會裡)以很少綁路條了、也許是受指責路條不是而影響、(5:40霸蹟前陵線)雖太陽還未蹦出來(世紀奇峰大小霸)豎立在100尺尤其大霸以遮蔽半邊天了、小霸可神了此處欣賞有如圓柱體(如煙囪)看起來跟本上不去、看官若不信有機會請在西南稜觀看、(6:00霸蹟攀爬處)聽說梯子被移走大夥也懶得一探究竟、正好太陽蹦出來金碧輝煌、雖然難得日出對一名山客來說真是家常便飯、6:45登頂小霸尖山成了今天最神的項目、世紀奇峰大霸蹟座那面牆、人的經過有如一隻小老鼠行走、還得花不少時間、8:00達中霸山屋變天下雨也成了攻(伊擇山利山加)選項、3員耍賴、8員續攻、(8:45登頂伊擇山)(9:55登頂加利山)風雨不撤退我們的確是攻山頭白癡、名人雅士常會說登山不要一味追求名山百岳、哈 哈 能力不足又會調侃同類這是那門子的哲學阿、(11:55回中霸山屋)雨下得讓人疑慮明天行程(素密達斷崖)回到世紀奇峰大霸蹟座稜線雨風強勁如逃命式強行、隨後進入避風處續行、(14:00 回到霸南山屋 )疑慮明天行程看著辦。
第四天11日晴天
5:20霸南山屋出發。
6:20巴紗拉雲山屋、取右
7:10巴紗拉雲山。
8:38左往品田山取右。
8:40布秀蘭山7.7k
10:15登頂素密達山、隨即下素密達斷崖有兩段、若風雨要特別注意安全。
11:20素密達山山屋。(用餐60分)
13:00 6k多至5.8k高繞下切溪溝粹石陡坡、若風雨要特別注意安全。
13:35穆南營地在稜線上。
14:55雪北叉路4.3k攻雪北。
15:35達雪北山屋、正好下雨。
霸南山屋摸黑出發、昨日雨下得讓人疑慮今天行程(素密達斷崖)與(有一員體能較不足)今日出奇的大晴天、疑慮自然減低、達巴紗拉雲山屋叉路、採取(續攻行程與撤回四秀)結果獲得續攻行程、(7:10登頂巴紗拉雲山)(8:38達3叉路左往品田山取右)(8:40布秀蘭山7.7k)進度超前天氣又好、展望極佳聖稜線與四秀美景讓沉醉山巒懷抱的我們更是久久不能忘懷、近在咫尺穆特勒布山如刀鋒深崩下底的氣式正是高山之最、聖稜最精華斷崖觀望點篤定在此段、(10:15登頂素密達山、隨即下素密達斷崖有兩段、若風雨要特別注意安全)今日下(素密達斷崖)60分功力既可、若下雨要80至90分功力、若往上攀、重裝能上攀應屬強者、若下雨也許只有攀岩高手能上、個人分析差距不遠、(11:20素密達山山屋(用餐60分)此處有如黑森林等級優雅景致讓人舒適美好若能住一晚篤定難忘、(13:00 6k多過了至5.8k高繞下切溪溝粹石陡坡、若風雨要特別注意安全)為了避開斷崖高繞下切是不足為奇、訪客認真走吧、(13:35穆南營地在稜線上)續行在稜線上感覺真好、風霧越稜變天是高山午後的常態、展望也受限、(14:55雪北叉路4.3k攻雪北。)攻山頭戲碼重演(15:35達雪北山屋、正好下雨。)到山屋才是重點。
第五天12日晴天
5:10雪北山屋出發(1度)。
6:00在背風處擁抱旭日東升瞬息萬變的經典畫面。
7:15叉路取左下切((2.5k至 )369山莊是(0k))憩息與享受陽光真是舒服。
8:10 水源溪溝無水(1.5k)
8:50達369山莊、前遇上本會(老鄭帶領13員)到雪主後山散心撿百岳。
9:55雪山東峰。
12:00 雪山登山口、行程結束。
雪北山屋本隊承包一夜爽快到天還沒亮就想回家、滿天星及起霜的地板是數天來高山特色表露無疑、近0度的寒冷對登山客應該還好不然肯定抓狂、摸黑行進感觸黎明前大自然千變萬化、的確讓人難忘、(8:50達369山莊、前遇上本會(老鄭帶領13員)到雪主後山散心撿百岳。)同樣2支隊伍我們成功下山了、天氣又欠佳(老鄭帶領13員)也許會很吃力、希望是多慮了、(9:55雪山東峰。)登頂者還是不踴躍、東峰後遇見本會理事(郭英豪)(高山攝影大師)與其4員、挑夫2員及另1員、這樣的行頭、我們一般山客的確望塵莫及、(12:00 達雪山登山口)為了配合武陵農場一處施工13時後要管制、被迫放棄享用午餐、至宜蘭小吃、礁溪泡湯、慶功宴、(19時)歸于長青會館 後會有期。

本人第一天及第二天夜裡可說全沒睡著、次日同樣能行走、三、四天夜裡睡眠時間是有改善還是沒達到滿意、若有先進或專家能知是何原因、請告知與教導、特此感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服務時間:周三1930-2100,電話03-4913767 ,有問題請多利用網站留言板留言 電子郵件:tyegtw@gmail.com

住址: 桃園市中壢區明德路41巷9號(觀看地圖

桃園市長青登山協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