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記錄 - 郊山古道

返 回 討 論 總 列 表 】【 回上一頁 我要回應此討論
主題: 霞喀羅賞楓之旅(清泉進養老出)
共有1筆回應         頁:1/1
發佈人:ㄚ國
發表時間:2009-01-02 10:42:03
文章編號:9_2001
1
霞喀羅賞楓之旅(清泉進養老出)

一、活動日期: 2008/12/20 -21共2天

二、參加團體: 桃園縣長青登山協會

三、活動成員:
陳然國(領隊+紀錄)、吳雅齡(嚮導+大廚) 葉金寬(嚮導+攝影)、薛東柱
陳信志、范玉林、吳益明、郭献文、李易謙、胡景良 、黑狗來福、8男2女 共10人一犬

四、交通:福斯九人座*1(包車)

由國道3號高速公路下芎林交流道,接台三線後往竹東續行,於竹東市區左轉接122鄉道前進, 經五峰鄉至清泉叉路時左轉下行(直行往觀霧),過清泉大橋後續直行約50公尺再右轉接產業道路 ,經民生部落、 松本下部落、松本上部落、石鹿部落,最後達霞喀羅古道入口。

五、景點介紹 :

1.霞喀羅古道,亦稱「石鹿古道」,正式修築於大正十年(民國十年)。全長約六十公里,日據時代,日本長官常由五峰進入在清泉(舊稱井上)洗溫泉,古道位於新竹縣尖石鄉與五峰鄉交界,日據時代修築的警備道,溝通五峰清泉至尖石養老之間當時的規劃算是較完整的道路系統,它與另一條「北坑溪古道」串聯起新竹---苗栗兩縣山區的聯絡要道,開鑿的目的同其他警備道一樣是為了「理蕃」, 沿途有馬鞍、白石、石鹿…數個警察哨遺址,古道上沿線具有多處極佳的賞楓點,入秋後可見紅葉翩翩的楓樹林。

2.楓香竹林:霞喀羅國家步道全長約二十三公里,沿途景觀秀麗,整條步道可以在兩端觀察到人工林:西段為柳杉、東段則是楓香與桂竹林,而中段則保留了天然林景致,主要由殼斗科、台灣胡桃等樹種所構成。粟園的桂竹林與馬鞍的楓香林,尤其迷人,讓人忍不住駐足流連。

3.白石吊橋:白石吊橋建於日本大正十年,距今有八十多年的歷史,橋長一百四十五公尺,落差九十公尺。橫跨薩克亞金溪,兩岸峭壁燐的,俯瞰湍急溪水,在巨大岩石間激起白色水花,景象壯觀具震撼力。

六、預定行程
D1
0530會館集合==> 古道入口(0K)==>1150 霞喀羅大山 ==> 1435青山駐在所==> 1605朝日駐在所 ==> 1635白石駐在所 ==> 1735白石吊橋 ==> 1745溪底紮營

D2
0730出發==>0840武神駐在所==>1025栗園遺址==>1125養老步道口==>1310秀巒檢查哨==>1420溫泉泡腳==>1630內灣 慶功宴==>1900桃園

七、水源狀況(主要水源)
1.雙溪水源 (9.2K)
2.木橋水源 (10.2K) ==>白石駐在所最後水源
3.白石吊橋下,薩克亞金溪溪水
4.崩塌地(13.2K)==>武神駐在所最後水源
5.溪邊營地(16K)

八、實際行程
12月20日(六) 天氣:晴
0440-0450 跟通哥約在家們口,載帳棚公裝,然後到雅齡家
0450-0455 接雅齡,來福,順便把公糧上車,通哥看到來福,還跟他玩了一下,看來長青的夥伴,都不排斥帶狗上山,當然也是來福很乖
0450-0510 上高速公路到會館集合,沒多久就到會館,時間還早,隊員還沒到齊
0510-0530 等待隊員,快到集合時間,隊員陸續出現,約25分時打電話給還沒到的兩位隊員,范大哥沒接,想必在路上,阿志有接,結果說現在不是才四點多,看來是睡過頭
0530-0540 出發直接去阿志家接人,還好裝備都整理好,換個衣服就好了,沒有延遲多久。
0540-0620 上車沒多久,就請大家開始補眠,我也調好姿勢補眠,到竹東加油站,讓大家休息順便買早餐跟午餐
0620-0725 抵達清泉露頭區,整修的還不錯,有可以泡腳的地方,休息的涼亭,年初來的時候,還沒有
0725-0730 剛好有隊員要上廁所,就順便逛逛,指示牌有標"三毛故居""清泉步道",摸摸水溫,還有點燙,水質滑潤,慫恿大家下去泡腳,清晨的溫度,寒氣逼人,個個直發抖,腳泡下去,大家確有點不想離開
0730-0825 續行,延山路走,路況比年初來的好,這時候大家已經睡不著了,透過車窗往對面山頭,寬哥說對面就是白蘭部落,雅齡說天空有直昇機底下還有掉掛東西,我想該不會是雪山的火還在燒吧,接近古道處,已有兩旁水泥舖設,中間就沒有,郭大哥在金門當兵,便道也是這樣,沒多久抵達約7K崩塌處,兩旁停了一些車,原來是在修路,怪手擋到通路,車子過不去,先下車前去察看
0825-0835 運氣不好,遇到修路,只能多踢2K,迅速分公糧,趕快出發,
0835-0910 抵達古道0K處,雖然多走的2K,但是沿路楓葉黃紅相間,加上陽光灑下,真是絕佳景色
0910-0915 小休,脫衣服,集合隊員請山友幫忙團拍,今天還是有很多隊來這欣賞風景
0915-0935 續行抵達羅山林道叉路口,沿路上"楓"情萬種,一有不錯的點,就通知隊員趕快拍,,公廁在左手邊,蓋的不錯,可惜缺水,附近有平地可紮營
0935-0945 續行過完橋後就是田村台駐在所遺址,進入察看,有木頭圍成正方形,應該是之前有人在此紮營,再往附近察看,果然看到"霞喀羅步道維護工程紀念",上次來倒是沒看到
0945-1005 續行開始緩上坡,隊員陸續拉開距離,看看時間也該休息了,約1.8K左右找個平坦的地方休息,拿點東西,塞塞肚子,順便幫來福穿上紅衣,這樣也比較看的出來跑去哪裡
1005-1025 小休5分鐘後,續行,遇見階梯,兩旁盡是紅葉遍地,大家紛紛拿出相機來拍,階梯過後有個寬大的平台,年初在這大休息,地形有點不一樣,路徑上有一棵巨大的倒木,原本看之前的照片,以為很小,準備帶鋸子整理的,看到倒木,也只能從下面鑽過去,詢問大家,是不是要在這午餐,順便休息,大家都說還不餓,還可以繼續走
1025-1035 抵達爬坡杉木梯,,旁邊有輔助繩, 旁邊又有楓葉,有點塞車
1035-1110 續行遇見幾顆密集的楓樹,有一棵特別火紅,山友紛紛拿出相機拍照,雖然還沒走完全程,但是這一棵,應該是這次最漂亮的,隊員拍好陸續往前,到古道2.9K平台(越嶺至高點),決定先休息吃午餐
1110-1115 吃午餐,清點隊員,少了一位,寬哥先趕過去找人,結果隊員在霞喀羅大山登山口等待
1115-1155 續行抵達霞喀羅大山登山口(古道3K),下重裝後直接上霞喀羅大山,陸續遇到許多山友下山,在登頂前有個叉路,左往佐藤山直行往霞喀羅大山,兩邊布條都很清楚,怕隊員走錯,在叉路等待後面隊員
1115-1155 續行抵達霞喀羅大山登山口,下重裝後直接上霞喀羅大山,陸續遇到許多山友下山,在登頂前有個叉路,左往佐藤山直行往霞喀羅大山,兩邊布條都很清楚,怕隊員走錯,在叉路等待後面隊員,請隊員先去拍登頂照
1155-1210 隊員到達後,一起到霞喀羅大山拍團拍,霞喀羅大山是三等三角點,沒什麼展望,拍完團拍就下山
1210-1235 回到霞喀羅大山登山口,背上重裝繼續趕路
1210-1310 往霞山三叉路(古道4.9K),左往霞山之稜線路,避免隊伍走到霞山去,休息等會面隊員,往霞山方向10公尺左右有塊空地,可紮兩頂帳棚,前去查看,有山友在那煮午餐,來福跑去偷喝人家的水,趕快道歉,把他抓開
1235-1335 續行到「楢山駐在所」 (古道6.5K),戰後國民政府後改為「青山駐在所」;遺址前面樹林有一空曠地,有拉一條繩索,應該是山青拉外帳用繩索,遺址內草長很高,旁邊有幾棵楓樹,黃葉點綴,特別顯著,
1335-1340 休息拍照,等待後面隊員,清點人數,發現一位隊員沒有等待隊伍繼續往前推
1340-1425 續行追隊員,抵達9.3K雙溪水源,沿路追趕,順便詢問回程的山友,所得到的答案,都是跟隊員有一段距離,我猜應該是都沒休息,以這樣的速度,根本追不到,古道只有一條路,天氣又很好,照顧好後面的隊員比較重要
1425-1445 休息吃點心,等待後面隊員,到溪邊喝口溪水,溪水太冰,喝一口就不想喝,因為有人放話,要搶營地,讓隊員小休一下,繼續往前趕路
1445-1455 抵達9.5K坍方處,有座小橋,橋被落石截斷一節,比起年初來時,還糟糕,先過橋,下背包,把來福抱過橋,待全員安全通過後,繼續前進
1455-1500 朝日駐在所(古道10.1K),附近平坦可紮營約4~5頂4T,水源在10.2K有一條小溪,溪水穩定,如果要到白石駐在所紮營,必須在這取水。
1500-1505 木橋水源 (10.2K),集合大家在木橋上拍團拍
1505-1515 霞喀羅吊橋,雖說是吊橋,可是沒有高掛的鋼索,反而是把鋼索融入兩旁的欄杆中,遇見先行的隊員拿水袋回來取水,我說不用取水,我們換紮營點,依序幫隊員拍照,節省時間,來福要過吊橋,這次讓來福自己走吊橋,,只見牠壓低身體,慢慢走,有進步了,慢慢克服懼高症了
1515-1535   抵達白石駐在所,已經有兩隊人馬進駐,帳篷已經搭好,有在燒營火煮開水,駐在所的警徽,是一個精神象徵,不是日本留下來的歷史產物,
1535-1545  等待隊員,催促大家趕快拍照,繼續趕路,看到小朱也到來,速度也很快,手被自己隊員帶來的狗咬傷,拿藥跟透氣膠帶幫忙包紮
1545-1600 續行接下來有點陡下,到一處廢棄工寮,以前是見返駐在所遺址,查看一下,有一個馬達,水桶,汽油一桶,
1600-1615 抵達白石吊橋,白石吊橋前的便橋,已經壞掉,現在用繩子根竹子編成便橋,感覺不是很穩,有點危險,來福看到不敢過,後退,還發出害怕的叫聲,
1615-1640 看時間還早,請隊員在橋邊下背包,先到白石吊橋拍照,人多走到中間搖晃真的有夠厲害,心跳加速,看到來福已經雙腳發抖,趕快抱起來,到橋對面,大家走完的感覺,都是說有夠長,拍完團拍,趕快回去準備到溪邊紮營
1640-1720 抵達溪邊營地,大家分工,搭帳篷,撿木材,溪邊取水,雅齡先煮甜湯,桂圓湯圓,因為明天是冬至,提早一天吃湯圓
1720-1930 檜木火鍋大餐,阿志一下子就把營火燒起來了,丟下去的木頭,發出陣陣的檜木香味,一鍋白鍋,一鍋"蜀山撰"麻辣鍋,用兩個臉盆滿滿的火鍋料,白飯大家都沒吃,光吃火鍋料,就快吃不下,大家直呼過癮,寬哥說,這次賺到,早上跟中午都吃很少,倒是易謙吃素,自己吃完泡麵就去睡覺,無福消受
1930-2200 晚餐過後,泡茶聊天,營地剛好是峽谷,少了文明光害,滿天的星空,真是漂亮,阿志拿出咖啡來泡,我實驗無具野炊"柳丁肉",飯後一直覺得口很渴,也覺得很冷,需要喝熱茶,寬哥用手錶測溫度,氣溫從7度降到5.8度,茶葉一泡再泡,到後半段,才想到還有小魚乾跟花生還沒拿出來,易謙睡到有點冷,起來喝熱茶,大家再喝了好幾回後,才覺得應該要睡覺,進帳蓬看看易謙的睡袋,就覺得很薄,原來是大賣場買的,我就跟她換睡袋,自己穿保暖衣睡覺

12月21日 (日) 天氣:晴
半夜睡到冷起來,趕快喝熱水,再加一件衣服,繼續睡,還是不夠暖,易謙的睡袋真是不夠
0500-0730 實在是冷到受不了,乾脆起來升營火取暖,順便煮早餐,學阿志到附近找乾的樹枝乾草當火種,果然一下子就起火了,陸續放小樹枝,再慢慢加木頭,沒多久隊員也起來了,開始吃炭烤鹹稀飯,稀飯不夠鹹,拿小魚乾,櫻花蝦當配料
0730-0835 吃完整理營地,營火澆熄,續行準備回家
0835-0850 過白石吊橋,這次讓來福自己走,獨立走完一百四十公尺吊橋
0850-0910 古道13.3K崩塌處 , 拉繩陡上,水源處有一橫渡的路跡,隊員覺得難走,我到達後跟他們說高遶,高遶的路跡,比上次來的寬,顯然這段時間,來了很多人
0910-0930 武神駐在所(古道14.5K) , 簡易工寮,是不錯的營地,水要到崩壁處取水,在此遇見野外的嚮導家蓁,還有一位之前在竹科爬山的山友
0930-1000 溪底營地(古道16K),有薩克亞金溪支流流過,下游就是石門水庫,這營地夏天來也不錯
1010-1020 休息吃點心,順便把柳丁拿出來吃
1020-1030 出發,沿左邊的竹林上切,10分鐘後陸續上來,竹林下滿是落下的楓葉,楓葉一直延伸到馬鞍駐在所,此段算是今天的精華區,竹林間黃綠紅三種顏色交錯,陽光灑下,不輸國外的美景,隨便拍都漂亮,看到幾位隊員開始拿手機出來拍,原來是相機拍到沒電,連備用電池都用完了
1030-1050馬鞍駐在所(古道16.9K),停下來拍照片後續行,
1050-1125  栗園遺址(古道18.4K),掛在竹林上的黃金小兔子,已經不見了,栗園的竹林,沒有上次來的漂亮,有些被砍掉,有些倒掉,不是很整齊
1125-1145 木炭窯(古道19.2K)
1145-1210 登山口前果園
1210-1220 古道22K養老步道口,司機已經到了,路口擠滿車子,光中巴就六台,還不含一些自己來的車輛,外面的小型停車場,更是擠滿小車,真是恐怖
1200-1245 隊員到齊,換拖鞋後,趕快離開
1245-1325 秀巒檢查哨
1325-1355 下去泡泡溫泉,我是有備而來,裡面穿泳褲直接下去泡,其他人泡泡腳,
1355-1535 內灣
1535-1610 吃慶功宴,慶功宴吃完讓隊員逛逛老街
1610-1800 平鎮會館,結束兩天行程畫下完美的句點


九、注意事項
1.1.觀賞楓葉最佳時期,是12月中到12月底,避開旺季夏天來也不錯,古道綠意盎然,竹林清幽,沿途還有溪流,是避暑的好景點
2.在白石駐在所紮營,必須在10.2K背水
3.賞楓最好還是跟登山社一起來,走完全程比較好,自己開車只能走半程,登山口車子又不好停車
4.登山社盡量避開同一天出團,搶營地,可選擇非假日出團
5.霞喀羅大山,登頂前有個叉路,要取右,左往佐藤山,兩邊布條都明顯

十.照片連結
http://www.tyeg.tw/web_photo2.php?top_id=2011&f=5


附加檔案:霞喀羅古道賞楓地圖-A3大小(140kb)
相關連結:http://www.tyeg.tw/web_photo2.php?top_id=2011&f=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服務時間:周三1930-2100,電話03-4913767 ,有問題請多利用網站留言板留言 電子郵件:tyegtw@gmail.com

住址: 桃園市中壢區明德路41巷9號(觀看地圖

桃園市長青登山協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