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岳簡介 龍霈
分類~ | 可分為玉山山脈、雪山山脈、中央山脈、阿里山山脈、海岸山脈,因台灣的高山(三千公尺級)均分佈於前三者,故本文只分析三大山脈。 | ![]() |
玉山山脈~ | 雖然我們常稱玉山十一峰,但是玉山群峰之中實際只有百岳九顆(多出來的兩顆為北北峰及小南山)再加上地理位置貌合神離的巒大山(通稱為西巒大山)及郡大山,合計百岳十一顆。 | |
雪山山脈~ | 行程可分為大霸群峰、武陵四秀、主北東峰下志佳陽大山、雪山西稜、大小劍、外加不像是雪山家族的白姑大山(參照台灣高山明細表所示,白姑應歸納為雪山山脈)合計百二十顆。 | |
中央山脈~ | 因為民國六十年時舉辦了第一次的大縱走活動,延用當時的分段情形,可分為北一段(南湖-中央尖山,實際為O 型縱走)、北二段(甘薯-鈴鳴山,實際為O型縱走)、北三段(奇萊-能高-安東軍山)、南三段(丹大-義西講馬至-秀姑巒山)註一:南二段(大水窟-向陽山)、南一段(關山-卑南主山),再加上叉出去的稜脈:新康-布拉克桑山、干卓萬山塊、奇萊東稜、北大武山,合計百岳六十九顆。 | |
註一 | 因為南三段過於荒遠,而且會錯失東郡山彙及喀西-馬西山,所以一般均分成丹大橫斷(丹大-無雙山)及馬博橫斷(秀姑巒-馬西山)兩次行程。 | |
五岳~ | 大陸有五嶽,台灣怎可沒有,詳述如下: | |
玉山~ | 因為是台灣第一高峰,也是玉山山脈第一高峰,故名,標高三九九七公尺(高度數據參照林文安所編,台灣百岳一纜表)。 | |
雪山~ | 雪山山脈第一高峰,亦是台灣的第二高峰,高度為三八八四公尺。 | |
秀姑巒山~ | 中央山脈第一高峰,標高三八六0公尺。 | |
南湖大山~ | 中央山脈北段最高峰,標高三七四0公尺。 | |
北大武山~ | 中央山脈南段最高峰,標高三0九0公尺,北大武又稱大武山。為什麼三千出頭的山會是南段的最高峰呢?因為主脊過了卑南主山之後潛藏下三千公尺以下,一直到北大武才又冒出三千公尺以上,能成為附近最高峰,實在是因為身旁無對手的緣故。 | |
三尖~ | 所謂三尖,當然是因為山容挺拔尖銳,難以登臨。 | |
中央尖山~ | 七面險阻,僅東稜稍為可行,標高三七0三公尺,行程位於北一段。 | |
大霸尖山~ | 位於雪山山脈的大霸形如覆桶,垂直聳立數百公尺,標高三五0五公尺。 | |
達芬尖山~ | 位於南二段,與前兩位老大哥相比,達芬尖只能算是山徑之中的小突起而已,標高三二二二公尺,又名尖山。 | |
十峻~ | 山勢高大而險峻者十顆,稱為十峻,計有: | |
玉山東峰~ | 十峻之首(並非十峻之中最危險者,只因最高,所以為首,標高三九四0公尺。 | |
玉山南峰~ | 玉山南峰有三叉峰,閉鎖曲線及南玉山,三個名字過於相近而生混淆,此處係指閉鎖曲線峰為玉山南峰,其西方及西南方另有三叉峰及南玉山。南峰標高三九00公尺。 | |
品田山~ | 位於雪山山脈之武陵四秀行程中,若不走聖稜O型縱走(即不需翻越品田山頭)尚不得體會品田的險,標高三五二九公尺。 | |
大劍山~ | 位於雪山山脈之大小劍行程中,若不走雪劍線(即不從雪山越稜而來),大劍山尚不足以稱險,標高三五九三公尺。 | |
無明山~ | 位於北二段行程,其北面有鬼門關斷崖,南面亦是疊石,標高三四四九公尺。 | |
奇萊北~ | 全名為奇萊主山北峰,標高三六0五公尺(雖名為北峰《也就是副峰》,實際卻比主峰還高四十六公尺)。 | |
能高南~ | 也就是能高山南峰,標高三三四九公尺,跟奇萊北一樣,南峰比主峰高八十八公尺。 | |
馬博拉斯山~ | 標高三八0五公尺,其東面有聞名的烏拉孟斷崖(烏拉孟為其舊稱)。 | |
新康~ | 又名東台一霸,遠觀亦像皇冠,山頂更像皇冠上的寶石,標高三三三五公尺。 | |
關山~ |
關山為南台灣的第一高峰(南台灣的第一高與中央山脈南段第一高定義上是不同的)標高三六六六公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