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三段

        從安東軍以南,中央山脈主脊降至三千公尺以下的草山(2810公尺)山頭,往南延伸到七彩湖後接上一般岳界所稱的南三段(中間一段從安東軍山到七彩湖約兩天的路程,除了大縱走隊伍外,一般都不會經過)。
        南三段位於南投縣信義鄉和花蓮縣萬榮鄉、卓溪鄉的交會處,也是在玉山國家公園的北部,自七彩湖為起點,沿中央山脈主脊向南,接六順山(3106公尺)、關門山(2974公尺)、小石公山(2890公尺)、丹大山(3260公尺)後,主脊方向轉成東西向,越過盧利拉駱(3122公尺)、馬路巴拉讓(????公尺)、再經義西請馬至(3179公尺)後,稜線再度轉南,經烏妹浪胖(2950公尺)、僕落西擴(3009公尺)、烏可冬克(3005公尺)、抵馬利加南東峰(3385公尺);稜線再往西轉,過馬利加南山(3577公尺)、馬利亞文路山(3479公尺)、馬博拉斯山(3805公尺,中央山脈第二高峰)、再轉南往秀姑巒山(3860公尺,中央山脈最高峰)為止,最後借道八通關古道,往東埔出來,由稜線方向如此複雜,且此區擁有中央山脈最高的兩座山峰可看出,此區是受地殼板塊運動最為劇烈的區域,稜線不再如北一到北三段般,幾乎成一直線的狀況,而是呈現嚴重扭曲變形的形狀,故此區千山交疊,出入不易,故還能保持著造物時期原始的風貌,保留住一絲大地的尊嚴!在此發源的河川包含向西流出的丹大溪流域、及郡大溪流域,還有向東部流出的秀姑巒溪流域,由於此區人跡難至,溪水未受任何人為污染,成為台灣島中最後一處人間淨土!

        一般來說,南三段附近的山區走法可分為循稜縱走(由南往北或由北往南,約需12天行程)、丹大橫斷(約需九天行程)、馬博橫斷(約需七天行程)、及南三迂迴(約需10天行程)等等;循稜縱走就是照著中央山脈主脊從丹大林道上到七彩湖後,經過丹大山、義西請馬至、馬利加南山、馬博拉斯山、一路到秀姑巒山,從東埔出來;丹大橫斷則是從花蓮的瑞穗林道往西切上丹大山後,一直到義西請馬至,但不轉南向,繼續往西,離開中央山脈主脊,經過斷稜東西山、東郡大山、本鄉山、無雙山,從郡大林道經人倫工作站,從水里出來,是東西走向的走法;馬博橫斷則是從八通關進入,過秀姑巒山、馬博拉斯山、馬利亞文路山、馬利加南東峰後,離開中央山脈主脊,繼續往東向馬西山、布甘山、喀西帕南山前進,從花蓮玉里出來,也是東西向走法;南三迂迴線則是從無雙進入,接本鄉山、東郡大山、義西請馬至後,沿著中央山脈主脊往北,一樣從七彩湖出來。

        南三段主稜中較具特色的幾處地方包括:七彩湖的湛藍深邃、關門北前台灣有刺植物精華區、太平溪源及哈依拉漏溪的質樸美感、義西請馬至與馬利加南東峰間的原始森林風貌、烏拉孟斷崖及馬利亞文路斷崖的險惡、以及馬博拉斯山大開大闔的氣魄等等,一一介紹如下:

(1)七彩湖有人說,高山上的湖泊,是仙女落在地球表面上的一滴淚,帶著那麼一點點哀愁的美麗....,七彩湖本身是延續北三段中綿延的高山湖泊特色,周圍全是高山箭竹草坡,不論是在清晨朝陽下或是在落日的餘輝中,七彩湖都能散發出誘人的氣息,一會兒神秘,一會兒嬌媚,一會兒又有塞外豪壯的氣勢,一會兒又像十來歲少女般的清新可人。尤其變換不定的神態,而得來『七彩湖』的美譽!然而,現在台電為了那效用不大的《東電西送》政策,已將林道開至七彩湖旁不到一小時的步行時間內,嚴重影響此地的生態及美觀,幾年後的七彩湖也只會淪為觀光客簇擁而至、觀看熱鬧的地方,就如同現在的小鬼湖般......,昔日的七彩,可能也只剩漂浮水面上的油汙而已.......。

(2)關門北山前有刺植物群關門北山北面最低鞍附近 300公尺左右長度的稜線上,有著我所見過最為茂密的有刺植物林,刺柏、小蘗、咬人貓、咬人狗及其他不知名的有刺植物都在此段中蓬勃生長,短短的 300公尺,卻得花將近一個半小時的時間才能通過,實在是一處訓練忍痛能力的好場所.....

(3)太平溪源及哈依拉漏溪營地由於南三段本身嚴重缺乏水源(12天的路程中約需背水四天),故途中可以經過的溪流,便是讓人流連不去的天堂!尤其以哈依拉漏溪營地而言,必須通過重重荊棘夾殺,才能穿出樹林,見到一處溪水潺流、綠草如茵、風景如畫的好地方,就如同沙漠中的綠洲一般,撫慰旅人疲憊不堪的心靈!

(4)義西請馬至到馬利加南東峰間的原始林南三段的難處,除了天數甚長之外,此處的路跡不明、稜線難斷也是最為攀登隊伍所注意的地方,這一段大約兩天半左右的行程,全部在樹林中鑽行、路況崎嶇,由於攀爬隊伍不多(一年不到10隊),加上稜線蕪雜,有些地方根本沒有路跡,僅能抓方向硬切稜線或切下溪谷,如果天氣狀況不佳,會增加路跡判斷的困難度,也可能使行程因此耽誤,甚至發生意外!

(5)烏拉孟斷崖及馬利亞文路斷崖馬利亞文路山到馬博拉斯山間有兩處危稜斷崖~烏拉孟斷崖及馬利亞文路斷崖,該處是南三段路程中最為危險的地形,烏拉孟斷崖分為兩段,靠東邊的較為危險,有一段兩公尺長的距離是僅有單腳可踩的瘦稜地形,有風雨時要萬萬小心!靠西邊的那一段則是有驚無險,小心即可通過;馬利亞文路斷崖則也只是稍窄的瘦稜地形,不難通過。

(6)馬博拉斯山南三段中山形最為突出的便是『馬博拉斯山』,其西面山坡為郡大溪的源頭之一,風化情況嚴重,怪石嶙峋、崩壁直瀉千里,於八通關山或是觀高等出眺望馬博拉斯山,夕陽西下時,更可見整片山坡印染著深沈的紅色色澤,雲霧盤旋間,顯出馬博拉斯山大開大闔的氣度!南三段其餘稜線中亦不乏許多有特色的自然景觀,如斷稜東西山間的險峻、東郡東巒大山間箭竹草坡的秀麗、充滿薔薇香味的馬布谷、宛如巨龍般的九華大瀑布等等,但因非此次活動的行經路線,故不在此多加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