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霸尖山的傳說
在遠古時期, 有一塊長滿青苔堅硬無比的巨岩, 聳立於天地間,日月的照拂,
使得它同時充盈著陽剛和陰柔的靈氣. 一日,
這塊巨岩忽地發出了隆隆的山鳴,
接著而來的就是一陣驚天動地的劈裂. 它一分為二, 一大一小,
而從這一大一小岩石間的凹地中, 傳來一陣響亮的嬰兒啼哭聲,
有二個遍體紅潤健康的嬰孩從巨岩中誕生,
而他們正好是一男一女, 也就是人類的始祖,
那裂為一大一小的岩峰, 叫做大霸尖山和小霸尖山.
山是這對嬰孩的母親,
用柔細如絲的軟草強褓他們, 以胸中泌出的甘泉哺育他們;
日月是他們的教父, 日光另他們的身體強壯,
月光聰慧了他們的心靈,
而山中的鳥獸蟲魚則輪流傳授他們生活的技能,
在自然之母的照顧下, 這對嬰孩一日一日的長大.
長大後的這對男女青年,
在山水的祝福中結為夫婦, 並繁衍出許多子孫. 因為人丁興旺,
土地不夠使用, 於是向山下搬遷,
而分居於今日新竹縣五峰鄉的泰雅族及賽夏族,
尖石鄉部份泰雅族, 及苗栗縣泰安鄉的泰雅族.
族群中有一支,
遷徙到遠方的"瑪耶", 從此音訊杳然, 也沒有人知道"瑪耶"在何方.
詩人芝亭有一首詩記述 " 山容險怪府鴻濛,紇草蠻花仰祖峰;
似念瑪耶因息渺, 長傾破耳聽東風."
居住在大霸北側的 "基那族"
有著另一個祖先和遷徙的傳說.在南投縣仁愛鄉瑞岩那兒,
有一個一大一小的夫婦岩, 在太古時, 一日,
突然裂開蹦出一男一女, 就是人類始祖. 但由於子孫繁衍眾多,土地不足,
於是有一部份人向著北方的未知之地探險而去,
一直越過了大霸尖山, 來到北麓,
發現這兒的岩石間有清澈甜美的泉水, 源源不斷自岩石中湧出,
於是帶著族人一起遷到這兒, 建立新部落.
以上傳說故事之參考資料:
1.苗栗山水紀事. 黃鼎松編著, 苗栗縣政府印行.
2.雪山大霸尖山國家公園登山步道系統調查研究報告. 楊南郡,
內政部營建署委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