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登山家 公開行動食
 

編譯劉滌昭

從事登山活動,地形越是險惡,越不可能好整以暇地用餐。如何在短暫的時間內補充食物,供應身體足夠的能量,乃成為登山的一大課題。以下就以日本登山家或探險隊的例子,來介紹「行動食」。所謂「行動食」,就是利用短暫的休息時間,或甚至一邊行動一邊進食。通常,它具備以下幾個條件:能量豐富,輕而便於攜帶,立即可食。但同樣是高卡洛里食品,能迅速吸收,富含糖分的即效性食品,比脂肪類食品要好,這就是巧克力和糖果經常被當作行動食的主要原因。不過,行動食以甜食為多,並非每個人都適合。如果帶了卻不吃,就失去了它的意義因此累積經驗,選擇適合自己的食品是非常重要的。

加藤文太郎 吃油炸甜饅頭

加藤文太郎活躍於本世紀前半,是日本冬季登山的名人。根據加藤的經驗,油炸的甜饅頭、豆沙包或甜甜圈,由於油和糖分,即使在寒冷的氣候下也不易結凍,而且可歷久不壞,是登山時極佳的食物。由於材料取得和處理都非常容易,同時含有充分的能量,數十年來一直受到日本登山家愛用。除了油炸甜饅頭外,甘納豆和小魚乾也是加藤大力推薦的行動食。

長谷川恆男 吃長谷川食

長谷川恆男是世界第一位在冬季征服歐洲三大北壁的登山家,「高難度」與「單獨」是他登山的最大特色,當然在食物方面也有他的獨到之處。他將芝麻、沙糖、松果、味噌混合製作成食物,據說靈感來自他母親所作的壽司。沙糖的甜味和味噌的鹽分,非常適合疲勞的身體。登山時,可以製作濃湯,也可單獨食用。

南極探險隊 吃吉川點心

這是日本南極探險隊92年徒步、無補給遠征南極點時,隊長吉川謙二發明的食物,特點為重量輕、熱量高。他將蛋黃、奶粉、無鹽奶油、沙糖、麥片、黃豆粉、起司粉、馬鈴薯泥、胡麻、核桃、可可和食鹽等攪拌均勻,冷藏一天後作成適當大小,用平底鍋烘烤而成。最值得一提的是熱量高而且營養均衡,每100公克的熱量可達500大卡,最適合極低溫的環境。

山野井泰史 吃葡萄糖碇

日本現代登山的代表人物山野井泰史,20007月征服K2鋒時,吃的不是「食物」,而是「藥劑」。他在三天的登頂行動中,「主食」是森永製果公司製造的葡萄糖碇「Energietablet」,另外還有維他命丸「Naturemade」和提神的碳酸飲料,可說是新世紀登山的食物計畫。這些藥劑在運動用品店或藥房都可買到,價格低廉。例如山野井泰使用的葡萄糖碇180粒裝價格950日圓(約台幣300),維他命丸50粒裝980日圓。優點是攜帶方便,但不宜長期使用,僅適合速攻登山。


脫水米製法


1.
製作時先取生米稱重,煮成較乾硬的飯
2.
煮好分散後,等待稍涼放入冰箱保鮮層中,放一個晚上後拿出來
3.
將米粒分散,再以吹風機熱風吹3-5分鐘(同時翻動分散飯粒),除去部份的水,並使飯粒表面乾燥失去黏性
4.
接著可用電扇冷風或日光曝曬一、二天乾燥,直到米飯的重量與原來的生米相等

脫水米如何食用
食用時不須洗滌,直接以少量冷水大火煮開,再以小火悶3-10分鐘即可。烹煮時間的長短,視個人口味與脫水米乾燥的方式而定,請自行試出最佳的時間。
備註: 脫水米的優點
      1.
節省燃料與水。
      2.
縮短烹煮時間。
      3.
煮飯時可隨時加水,不易燒焦也不怕煮不熟。
      4.
急難時泡冷水亦可直接食用。
缺點
      1.
人工製造不易大量生產(有商業製品,但不易購得)
      2.
口感較差

為了下星期能成功見到南大武三角點決定徹底力行輕量化
我以前有實際做過
建議直接去自助餐買煮好的飯來做(這樣可以很直接的了解自己的飯量)
如果自己有電子鍋的話自己在家煮也可以

但是盡量不要拿著msr跟鍋子用在山上煮的方法煮
因為米飯比較濕,拉長你做脫水米的時間
再來就是一定要風乾
沒風乾的話又放到塑膠袋裡面
說不定會「臭酸」
如果買現成的飯的話差不多3~4天就可以完成了!

上次在山上實地食用之後
真的不賴
從缺水隊伍到不缺水下山竟然還剩水
如果不是太苛求美味的話
說實在它還不難吃
至於食用時該加多少水呢?
? 真得用不多(上次四個人好像用不到500cc吧!)
只要加到跟米一樣高就可以了

然後照上面說的一樣大火煮開悶一下就可以了!
給有興趣的人看看。

治暈車嘔吐 薑的功能大

(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市五日電)

暈車時嘔心及嘔吐時除了吃暈車藥外,還有其他的選擇,台中榮民總醫院腸胃科今天指出,西醫的暈車藥容易出現嗜睡、口乾等副作用,經實驗證實中國常用於調味的薑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吃多少都不會產生副作用。暈車、暈機、暈船對許多人來說都是令人困擾的問題,許多人因而不敢出遠門,目前市面上雖然有些治療暈車的藥,但台中榮總腸胃科主治醫師連漢仲說,這些藥以抗組織氨及作用在中樞神經的抗乙烯膽鹼為主,有明顯的副作用,如嗜睡、口乾等,這對船員、空服飛行員、太空人或需要長途旅行又容易暈車者,影響很大。
連漢仲指出,科學家雖然很早就知道暈車主要是由於視覺刺激與本體感覺對環境移動認知的不同,產生的混淆所導致,其中牽涉到視神經、前庭神經、延腦的嘔吐中樞及胃腸道的迷走神經等神經傳導路徑的交互作用,但卻一直不了解它們之間的複雜關係。
由於物種的差異,對治療暈車引起的噁心,藥物療效差異頗大,因此動物實驗結果往往不易應用到臨床上,連漢仲表示,古老的中藥薑有許多的用途,除了煮菜時可用來調味外,中國人老早就使用薑來治療胃腸不適,而且使用薑非常安全又沒有副作用。
為了證明薑可治療暈車所引起的嘔心及嘔吐,連漢仲以十三名有暈車歷史的健康受測者,在隨機雙盲模式下,在不同天時分別給予薑一千毫克、二千毫克及安慰劑,接受旋轉鼓的測試,結果發現,給予薑的情形下,不僅受測者噁心的嚴重度明顯減輕,而且也能延遲產生噁心的時間,並減短旋轉後噁心恢復所需的時間,此外胃電圖及血中血管收縮素升高的情形也明顯獲得改善。
連漢仲強調,不管給予薑汁一千毫克或二千毫克,在治療噁心效果上並沒有差別,而且沒有任何一位受測者,因服用薑汁而有任何副作用,根據這些實驗結果證明,薑可以用來治療暈車引起的噁心,至於其作用的機轉,可能是經由穩定胃電圖的節律及抑制血管收縮素的分泌而達到療效,最好是上車前一小時服用,薑糖也有相同的功效。
連漢仲有關薑可用來治療暈車引起的噁心及嘔吐的研究報告,已榮獲國際青年研究學者論文


 
五種吃了會憂鬱的食物

1. 垃圾食物
上班族常常抱怨,到了下午就昏昏欲睡,因為中午吃了太多藏在餅乾或是巧克力中的糖。攝取太多糖,會讓胰島素大量分泌,但沒有持續的「燃料」,使血糖又急速降低,反覆的變化讓心神疲勞。而且餅乾、蛋糕、速食在製造過程中已經喪失不少身體所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2.
過量的咖啡
一些有喝咖啡習慣的人,一旦少了咖啡,通常會有頭痛、憂鬱現象發生。甚至有些對咖啡較敏感的人,一天喝了五、六杯咖啡後,會出現緊張、興奮、好動不安等類似精神病的症狀。一般建議,一天喝咖啡不要超過3杯。

3.

美國國立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湯瑪士尤德博士發現,有些人在喝酒後612小時,會出現恐慌症的症狀,這種人面對焦慮的反應會超出正常。

4.

就像前面所說的,吃糖會讓血糖如同登上「雲霄飛車」,會讓人更累。

5.
高油的食物
吃太多油,動脈會遭受低密度脂蛋白(LDL)阻塞,而傷害了腦部的循環。而且吃了高油的食物,也會製造大量的自由基,自由基與神經元接觸,就會傷害神經元。

十種吃了會快樂的食物


1
深海魚
全世界住在海邊的人都比較快樂,不只是因為大海讓人神清氣爽,還因為他們把魚當作主食,無論是芬蘭、英國、美國的研究都發現相同的結果。哈佛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與常用的抗憂鬱藥如碳酸鋰有類似作用,即阻斷神經傳導路徑,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量。國內目前也在進行魚油對精神疾病療效的研究。台北醫學院副教授黃士懿表示,這項研究將解開精神病患者在消化脂肪酸的酵素上,是否有生理的先天缺陷。

2
香蕉
香蕉含有一種稱為生物鹼(alkaloid)的物質,生物鹼可以振奮精神和提高信心。而且香蕉是色胺酸和維生素B6的超級來源,這些都可以幫助大腦製造血清素。

3
葡萄柚
葡萄柚有強烈的香味,可以淨化繁雜思緒、也可以醒神,芳療師傑佛瑞說。葡萄柚裡高量的維生素C不僅可以維持紅血球的濃度,使身體有抵抗力,而且維生素C也可以抗壓。最重要的是,在製造多巴胺、正腎上腺素時,維生素C是重要成分之一。一項有趣的研究發現,吃維生素C,可以平均提高學童智力測驗5分。

4
全麥麵包
碳水化合物可以幫助血清素增加,麻省理工學院的茱蒂絲.渥特曼博士就說:「有些人把麵食、點心這類食物當作一種可以吃的抗憂鬱劑。」但吃複合性的碳水化合物,如全麥麵包、蘇打餅乾,雖然效果慢一點,更合乎健康原則。更令人欣喜的是,近來發現微量礦物質硒能提振情緒,全穀類也富含硒。而且別忘了全麥麵包的嚼勁、口感,也是為它得分的因素之一。

5
菠菜
卡通中大力水手吃了菠菜後會力大無窮,但你可知道吃了菠菜也會心情大好?醫學文獻一致指出,缺乏葉酸會導致精神疾病,包括憂鬱症及早發性的失智等。麥克吉爾大學的研究發現,那些被控制無法攝取足夠葉酸的人! ,在5個月後,都出現無法入睡、健忘、焦慮等症狀,研究人員推論,缺乏葉酸,會導致腦中的血清素減少,導致憂鬱症。什麼是富含葉酸的食物?菠菜最多,幾乎所有的綠色蔬菜、水果也都有。

6
櫻桃
鮮豔欲滴的櫻桃可以讓你放鬆心情。下次你經痛時,可以試試櫻桃,雖然櫻桃在台灣並不便宜,但研究人員說,櫻桃和阿斯匹靈一樣有效。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發現,櫻桃中有一種叫做花青素(anthocyanin)的物質,可以降低發炎,密大的科學家們認為,吃20粒櫻桃比吃阿斯匹靈有效。

7
大蒜
大蒜雖然會帶來不好的口氣,卻會帶來好心情。德國一項針對大蒜對膽固醇的功效研究,從病人回答的問卷發現,他們吃了大蒜製劑之後,感覺比較不疲倦、不焦慮、不容易發怒,研究人員萬萬沒想到,大蒜竟有這種特別的「副作用」。

8
南瓜
南瓜之所以和好心情有關,是因為它們富含維生素B6和鐵,這兩種營養素都能幫助身體所儲存的血糖,轉變成葡萄糖,葡萄糖正是腦部唯一的燃料。南瓜派也被認為是菜單上「最聰明」的甜點。因為每吃一口南瓜派,就會同時攝取3種類胡蘿蔔素,這對預防心臟病、抗老化都十分有用。以我們善烹煮的民族而言,南瓜既可中式調理,也可吃西式的南瓜湯、南瓜派,可好好運用。

9
低脂牛奶
看來媽媽老是說「多喝牛奶」是對的。紐約的西奈山醫藥中心研究發現,讓有經前症候群的婦女,吃了1000毫克的鈣片3個月之後,四分之三的人都比較不緊張、暴躁或焦慮。日常生活中,鈣的最佳來源是牛奶、優格和起司。幸運的是,低脂或脫脂的牛奶擁有最多的鈣。

10
雞肉
英國心理學家班頓和庫克給受試者吃了100? J的硒之後,受試者普遍反應覺得精神很好、更為協調。美國農業部也發表過類似的報告。硒的豐富來源有雞肉、海鮮、全穀類等。

好了,你擁有一份秘密的快樂菜單,但是這些食物並不能當作你每次遇到挫折時,緊急掏出的錦囊。「食物當然不能幫你解決重大壓力,例如你即將離婚,或是一不小心把小孩關在車子裡,食物只是幫助你在一些時候,將會表現得更『正常』,而非更『焦慮』。」出版《食物可以改變你的情緒》的麻省理工學院營養博士茱蒂絲.渥特曼說。也不應該因為某一種科學發現,就猛吃或不沾某種食物。《食物與情緒》的作者、電視節目「早安美國」的營養顧問伊莉莎白.蒐默就說:「均衡的飲食最能幫助你的心情,因為它們可以有足夠的活力,在非常時刻幫助你。」善用快樂食物,減少鬱卒食物,也許下次我們舉杯互祝「健康快樂」時,能更明瞭背後的生理機制與食物樂趣的深層意義
..